脱贫典型 易春来:大棚里谱写幸福经 两亩地耕种好生活
2021-03-10 16:03:2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王亚茹 | 作者: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63

   眼下,正是春耕忙碌的时节。近段时间,在丹洲乡太平村4组,53岁的易春来正和妻子雷冬美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忙个不停。早在七八年前,曾经负债累累的这个小家,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,建起了绿色大棚,发展蔬菜产业,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,实现脱贫。

   在易春来家房前屋后,共有六个绿色蔬菜大棚,棚内辣椒苗、茄子苗、西红柿苗等已经钻出地面10公分左右,绿油油的一片,长势喜人,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。易春来告诉记者,这几天正值菜苗上市时间,除了供给当地,还销售周边乡镇,现在已陆续接到来自外县、市预定菜苗的订单。

易春来:

   总共面积是两亩多地,有六七个棚,平均每个棚接近万把块钱,总收入基本有六七万块钱。

   早在2013年易春来因为患病,加上儿子上学,全家收入微薄,生活拮据。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,一系列帮扶政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。身体好转后,他和妻子商量,还是做农业老本行,但是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种植模式,于是就下定决心建大棚搞产业。

易春来:

   反正每天晚上就坚持学习、看直播、看老师讲解,他们有一套完善的配方,我们用他们的产品,他们就给我们讲解,那还是比原来自己(育苗)强多了。

   现在,六个大棚“满负荷”运转,上半年种植辣椒、空心菜等菜苗,下半年种植苦瓜、丝瓜、毛豆等蔬菜,每个大棚都实现接档种、套种,没有闲置的现象。易春来说,看着自己种出来绿油油的苗子,心里特别欣慰和自豪。

易春来:

   虽然我有几个大棚,但面积还是小,不成规模,如果周围能够组织起来都来参加育苗,就能形成规模,苗的销路就能更加广阔,我还是愿意把这个技术传授给大家。

   通过自己的努力,易春来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,现在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未来干劲十足。

易春来:

   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,把厨房也装修了,安了抽油烟机,也考了个驾照,买了台小车,反正日子现在是越来越好,现在的干劲越来越足,越有信心了。

   一直以来,丹洲乡积极支持和鼓励像易春来夫妇这样努力创业脱贫的家庭。通过相应的帮扶政策,大家学会了技术、找对了路子、做好了产业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

监制:余习琼   主编:王艺英

武陵融媒记者:代云  戴毅

武陵融媒编辑:王亚茹


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新闻资讯



武 陵 融 媒 APP


武 陵 新 闻





责编:王亚茹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