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剪纸艺术到丝弦表演,从常德高腔到桃园刺绣。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“非遗”项目,正逐步走进武陵区的中小学校园,丰富着学生的文化生活,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传承与创新的火种,培养着新一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。
在芙蓉路小学京剧社团课上,学生们通过学习简单的唱段表演,再结合一招一式的表演动作,逐渐领略京剧的魅力。
武陵区芙蓉路小学三年级111班学生 梅宇凡:
我很喜欢学校里的京剧课程,因为可以学到好多的知识,比如京剧里的黑脸就代表正直勇敢的张飞。
武陵区芙蓉路小学教科室主任 廖茜洋:
现在我校开设的主要有京剧社团、国画社团、围棋社团、书法社团等,孩子们通过社团的学习,能够更好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。
在武陵区育才小学,学校以课程与特色活动为载体,用剪纸艺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窗口,学校的师生们纷纷拿起剪刀和纸张,一幅幅剪纸作品,出神入化,跃然纸上,栩栩如生,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。
武陵区育才小学校长 殷立明:
我们结合孩子的特点,做了很多有特色的活动,特别是通过云连线的方式,孩子们用自己的剪纸作品与边防战士建立深厚的感情,把立德树人也落实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。
近年来,武陵区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,制定《武陵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》,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,确保每周至少有1课时传统文化课程。各中小学学校将德育与常德丝弦、常德高腔、桃源刺绣等非遗项目相结合,开设传习班,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入校传艺,指导编创小学生学唱常德丝弦、倾听沅澧乡韵、桃绣湖湘等特色校本课程。目前,武陵区超95%的中小学校开设书法、国画、京剧等特色传统文化课程,参与学生人数近4.1万,占在校生总数的95%以上。
责编:鲁颖
一审:张耀文
二审:谌峋利
三审:邱伟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筑巢引凤 “职”等你来!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
警惕!“联合旅业”投资返利存在风险,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国家喊你减肥啦!健康体重, 一起行动~
关注!湖南出台《若干措施》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就医更便捷~3月起,这笔钱不再交
需要求职的看过来,2025年武陵区“春风行动”网络招聘会来了~
武陵疾控提醒您:新春开学季,这些传染病要预防!
过年去哪儿?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“菜单”,请查收→
下载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