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来,“海鲜陆养”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。随着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持续发展,武陵区采用“棚塘接力”模式,通过小棚淡化与大棚标粗技术,破解了虾苗从海水到淡水环境的适应性难题,让南美白对虾实现“武陵产”。
在武陵区雨来水产养殖场,两个圆形养殖池整齐排列,多台增氧设备加足马力实时供氧,近800万只虾苗游弋其中,活力十足,养殖户向业壮正忙着检查新投放的一批虾苗的生长情况。据了解,南美白对虾,又称基围虾、白虾、白对虾,原产于中、南太平洋海岸水域,属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,壳薄体肥、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,是目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优良虾种之一。但是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对技术要求很高,从虾苗选择到淡化水质都要十分谨慎。
武陵区雨来水产养殖场负责人 向业壮:
南美白对虾容易受温度、天气变化产生应激反应,所以养殖中,我们会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和预防,同时加强环境控制和饲料管理,提高虾体的免疫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为了攻破“海鲜陆养”的养殖难题,向业壮采用“棚塘接力”模式,虾苗需先在小棚里进行七天淡化,然后放到大棚持续淡水养殖,使其适应淡水生活。
武陵区雨来水产养殖场负责人 向业壮:
我们通过实时监测水体溶氧、盐度、总碱度、总硬度以及PH值等关键指标,确保虾苗快速适应淡水环境,缩短养殖周期,使虾苗淡化成功率稳定在80%以上。
向业壮告诉记者,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从投苗到上市不到100天就能见到效益。每年可养两季虾,第一季4月投放虾苗,7月初上市;第二季6月投放虾苗,10月上市。预计年产量达15万斤,年产值达300万元。过去,内陆地区的海虾产品,大多依靠冰冻保鲜技术。如今,通过生态养殖技术,鲜活海虾活跃在百姓餐桌上,乡村振兴的浪潮正涌向武陵。
责编:鲁颖
一审:张耀文
二审:谌峋利
三审:邱伟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筑巢引凤 “职”等你来!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
警惕!“联合旅业”投资返利存在风险,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国家喊你减肥啦!健康体重, 一起行动~
关注!湖南出台《若干措施》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就医更便捷~3月起,这笔钱不再交
需要求职的看过来,2025年武陵区“春风行动”网络招聘会来了~
武陵疾控提醒您:新春开学季,这些传染病要预防!
过年去哪儿?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“菜单”,请查收→
下载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