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韵流香 遇见美好
2022-08-29 16:41:3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龚莉雅 | 作者:李晶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54
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阅读教育名著,促进专业成长。阅读百科经典、丰富升华人生。

品文化经典,创书香校园。在暑假前,学校就给每位教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:过一个书香假期。8月28日,学校举行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会,在活动中,老师们积极谈论着自己对教育、对生活的理解。从不同的角度,畅谈品味书香后的收获、感悟和体会。他们有的娓娓道来。有的热情洋溢。

首先由葛诗倩老师带来《有个叫福贵的人决定活着》,它选自余华的《活着》,用三个字来概括这本书是“悔”、“熬”、“活”。“活着”在我们中国语言中充满了力量,它的力量不来自喊叫,也不来自进攻,而是忍受。

杨光老师带来的《心中有诗,口里有词》,向我们揭示了中国诗词的魅力。从《宋词三百首》这颗种子悄悄萌芽,来了一次生命的穿越。再到《鲜衣怒马少年时》、《桃李春风一杯酒》、《大唐群星闪耀时》,真正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真、善、美!找到了心灵的住所。

吴优老师谈到《用心做一名好教师》,它选自苏霍姆林斯基的《给教师的建议》。说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要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,立志做一名好教师。三个关键词:用心、中肯、实践,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
张达庆老师就“用教育的理想充实人生”这一点来谈自己的想法,从《我的教育理想》一书中悟得人生的真谛。教师的目光是深挚无私的,教师要拥有扎实学识,教师要充满人性关怀,具有教育情怀,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幸福和快乐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

接着通过罗翎芳老师的引领,进入了《书香致远,淡泊明志》的境界,它选自《一盏一盏的灯》。罗老师领悟到了“教育”的特点。将为人之“礼”和处世之“理”植入孩子心中,带领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挑起肩上的责任,成为孩子前行的明灯。

姚歆珣老师的所悟所思,震撼着老师的心灵,姚老师基于《给教师的建议》这本书,她鲜明地指出必须以倾听为核心;以课文为媒介;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;把时间用在刀刃上。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蹲下来,让孩子依恋、亲热。反听内视,方能育己育人。

《文城》这本小说深深地吸引我了,这是郑玲老师的精彩分享,“回不去的故乡,到不了的文城”,全书就这样一层一层拨开了。“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国家、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,谈到自己的感受,甚至是自己的生活。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,我想可能就是这些。”

与好书为伍,与经典为友,享受读书的乐趣,谱写诗意的人生,愿我们的校园书香飘溢。

责编:龚莉雅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